在运用收益法进行房地产估价时,目前通常是采用直接选取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我们认为宜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行业基准收益率加物价指数调整法以这种方法确定房地产的资本化率前提是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来看待。假设以P价格(资金净流出量)投资一房地产,每年可得纯收益(年资金净流入量)为
a,并假设每年a不变,可收益年限为则:FNPV=a/(1+R)[1-1/(1+R)]-PFNPV:财务净现值R:折现率令FNPV=
0,则:R=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当FIRRRC(行业基准收益率)时,
FNPV0,投资房地产可获得超额利润;当FIRRRC时,
FNPV0,投资房地产会出现亏本;当FIRR=RC时,FNPV=
0,这是市场竞争最可能的结果,这时房地产的价格P=a/(1+RC)[1-1/(1+RC)],,由此可看出RC即是房地产的资本化率,然后再对RC作物价指数的调整,得出经过物价指数调整后的资本化率R=(1+RC)/(1+f)-1(f:物价指数变动率)
2.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法运用这种方法求取资本化率,首先是求取安全利率,即无风险的资本投资收益率。在我国一般选取的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安全利率,然后根据估价对象所处地区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状况、房地产市场发育状况、土地取得方式、物价指数状况以及估价对象的用途,新旧程度等确定风险调整值,最后用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的和作为该估价对象的资本化率。
3.收益风险倍数法收益风险倍数法是在参照投资收益率排序法的基础上,对安全利率加调整值法加以改进的方法。即把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中要求取的风险调整值改变为确定房地产投资与安全投资年回收额的多出倍数。因房地产投资的风险高于国债,在投资收益率排序上,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应高于同期国债年利率。具体思路是:假设以房地产投资方式购买收益性房地产的总价额为
V,尚可使用年限为,资本化率为,年纯收益为a.同时以安全投资方式(购买国债)投资金额为
P,期限也为,年利率为
i,连本带息年回收额为
A,则有:V=a/×[1-1/(1+)]P=A×(1+i)-1/i×(1+i)由于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收益均要比国债投资大,如果两种投资额相等,收益期相同,那么房地产投资的年回报额(纯收益)要比国债投资的本息回收额要大。假定房地产投资的年回收额比国债投资的本息回收额高出的倍数为
b,则有:a=(1+b)×A因V=
P,故有:(1+i)-1/i×(1+i)=(1+b)/×[1-1/(1+)]该公式就是收益风险倍数法确定资本化率的基本公式,式中的b称为收益风险倍数。利用此公式,只要事先知道
i、,就可根据收益风险倍数,确定资本化率。